研究方向 |
级别 |
姓名 |
导师 |
论文题目 |
乐律学
|
1982 |
韩宝强 |
缪天瑞 |
论陕西民间音乐的律制 |
1986 |
郭小利 |
缪天瑞 |
我国乐律学研究中的测音研究之刍议 |
1987 |
杨晓勋 |
缪天瑞 |
(暂缺) |
中国
音乐史
|
1988 |
麻丽冰 |
徐荣坤 |
宋·姜白石歌曲艺术性探析 |
2001 |
孔莹莹 |
郭树群 |
20世纪以来祭孔乐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|
2001 |
张惠勇 |
郭树群 |
中国编钟和西方钟琴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|
2002 |
徐朝芹 |
郭树群 |
七弦琴文化品格的古今对比探微 |
2002 |
郭莹 |
郑祖襄、郭树群 |
王国维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 |
2003 |
吴晓曼 |
靳学东 |
《祖国》、《春天》大合唱与《黄河大合唱》的分析、比较 |
2003 |
黄忆南 |
靳学东 |
德彪西研究在中国 |
2004 |
王琳 |
郭树群 |
唐代筝史资料初探 |
2004 |
李娜 |
郭树群 |
关于卧箜篌几个问题的探讨 |
2005 |
吴桂华 |
方建军 |
贾湖与中山寨出土史前骨笛新探 |
2005 |
张芳溢 |
方建军 |
《全汉赋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 |
2005 |
毛琳 |
郭树群 |
关于汉代相和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|
2005 |
张郎慧子 |
靳学东 |
《庸报》视野中的天津沦陷时期音乐情况研究 |
2005 |
司一鸣 |
靳学东 |
从《益世报》看抗日战争前、后天津的城市音乐生活 |
2006 |
史珊 |
郭树群 |
上古出土陶埙研究三题 |
2006 |
马玉香 |
方建军 |
东周和汉代建鼓研究 |
2006 |
范娜 |
郭树群 |
陈旸《乐书·乐图论·八音雅部》乐器记述研究 |
2006 |
吕薇 |
郭树群 |
杨荫浏著《中国音乐史纲》初探 |
2006 |
王飚 |
靳学东 |
姚盛昌的两部民族器乐协奏曲《洛神》与《唐韵》研究(未提交) |
2006 |
毛秋思 |
靳学东 |
当代大学校园中的流行音乐 |
2006 |
郭倩 |
靳学东 |
文革时期的天津民族器乐 |
中国传统音乐研究
|
1995 |
徐元勇 |
钱国桢 |
京剧音乐与日本歌舞伎音乐形成史的比较研究 |
1999 |
南鸿雁 |
钱国桢 |
鼓曲艺术研究三题 |
2001 |
张斌 |
钱国桢 |
梆子腔单声腔剧种音乐风格研究 |
2001 |
杨冬冬 |
钱国桢 |
试论昆腔腔系中,南昆、北昆风格的形成 |
2002 |
李德敬 |
王建欣 |
诸城琴派音乐风格研究 |
2003 |
李北 |
王建欣 |
论高罗佩的琴学研究 |
2004 |
袁伟 |
钱国桢 |
陕北信天游与汉族河州花儿两种山歌音乐风格的比较研究 |
2004 |
涂强 |
钱国桢 |
说唱类“本土腔”剧种音乐研究——以吕剧、评剧、越剧为个案分析 |
2004 |
陈静 |
钱国桢 |
歌舞类戏曲唱腔研究——以南方花灯戏、花鼓戏、采茶戏唱腔为例 |
2004 |
汪岱青 |
钱国桢 |
郎咸芬艺术成就及唱腔风格研究 |
2004 |
滕洁 |
王建欣 |
钢琴伴唱《红灯记》初探 |
2004 |
宋园园 |
王建欣 |
古瑟失传原因初探 |
2004 |
夏琳 |
王建欣 |
王玉磬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研究 |
2005 |
张静 |
钱国桢 |
梅花大鼓艺术研究 |
2005 |
李砚 |
钱国桢 |
昆曲《牡丹亭》艺术研究 |
2005 |
曹云霞 |
王建欣 |
有声音乐辞典中的记忆——1949年以前的中国老唱片综考 |
2006 |
李微微 |
钱国桢 |
柳子戏唱腔五大基本曲牌研究 |
2006 |
王姝懿 |
王建欣 |
民族管弦乐器中的“此消彼长”——天津市静海县盛兴乐器厂调查报告 |
2006 |
李春颖 |
王建欣 |
江苏省徐州地区柳琴戏音乐研究 |
2006 |
王娟 |
王建欣 |
桑植民歌研究 |